作者:编辑:宣传部来源:文创学院 发布时间:2021/11/30点击数:
陈寿琴,四川大学硕士研究生,副教授,现任澳门十大信誉网赌大全文学与创意传播学院副院长,曾任学校科研处副处长,重庆市信息安全产学研联合体理事会理事、重庆市合川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委员会委员、重庆市合川区社科智库专家,三江英才科技拔尖人才团队成员。2020年被重庆市教委评为“重庆市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”,成为学校首位获得此荣誉称号的教师。近年来,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教改项目40余项;其中,主持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、重庆市教育科学规划项目、重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等市级项目5项,主研国家社科项目1项、省部级项目6项;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,出版学术专著3部,主编教材2部,获得教学成果奖3项。
玉壶存冰心 朱笔写师魂
走近陈教授,首先感受到的是她身上的那股书卷气。那是一种不言自明的气韵和风度,是一种风轻云淡的风风火火,一种笃定前行的舒卷自如。
作为一名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,她本着知行合一的精神,循着陶行知先生“千教万教教人求真,千学万学学做真人”的教育理念,在三尺讲台上挥洒教育情怀,在文学艺术的殿堂中潇洒回眸,在引导学生的道路上倾心尽力。
站在讲台上,她微笑着翻开书,也翻开了学生们人生中精彩的四年。课堂上,风趣严谨、乏味枯燥的文学史从她口中讲出,仿佛民国的风流大家近在眼前。古早作家作品发表的年份和经典的文字,她信手拈来。她重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独立自主的能力,重视对学生逆向思维和思辨能力的培养,她着力挖掘学生的才华,激发学生的潜能。她的课堂花园,不是一枝独秀,而是万紫千红,尽情绽放。学生眼里,讲台上的她从容自信,把课堂当作舞台,尽情地散发自己的光芒,并用这份热情去感染莘莘学子。
课后的她,温暖亲切。面对学生们的疑惑,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,她知无不言,言无不尽。不仅给予学生学业上的帮助,也尽力解答学生在日常生活上的困惑。她是一位严格的老师,也是一位可靠的朋友,学生们谈起她来,总是又敬又爱。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一盏灯:明亮、温暖、无声。她即如此,她从不多说一句,唯是静静照耀。
身先士卒带头干 凝心聚力谋发展
从科研处副处长到文学与创意传播学院教学副院长,从职能部门的负责人到二级学院干部班子成员。忙碌的工作一天天、一年年磨砺着她的意志,拓展着她的襟怀。一个个不眠之夜,一次次工作交流,一遍遍材料撰写。写着写着,办公室就成了“家”,家也成了“办公室”。是担当,是责任,更是对学生、对学校的用情至深,她在深夜一次次亮起明灯。
在科研处工作时,她一心为老师们搭建更多平台,为学校的科研竞争力和内涵发展做出贡献。在校领导的支持下,科研处先后搭建了科研管理网络系统平台,筹建了学校科学技术协会,开拓了10余个纵向项目申报渠道;多次邀请专家对拟申报市级及以上项目的负责人进行现场指导,提高了项目申报质量:获得市级科研项目立项数连年取得新成绩、新突破,科研成果也保持稳步增长的良好发展态势。
文学与创意传播学院作为学校首批特色学院,在特色建设和发展在传承中不断创新。众人拾柴火焰高,陈院长和学院的其他领导班子成员一起,分析学院发展的短板和优势。在老院长林健教授的带领下,带着团队一起干,传承“卓越班”的品牌建设,同时进行教师队伍建设、专业学科的大讨论,开拓实习基地,加强课程思政建设,强化师德师风建设,探索传统专业的转型发展和新文科跨界融合发展。通过努力,学院终于凝练了“国学奠基、实践赋能、面向国际、追求卓越”的办学理念,在新时代的浪潮中越办越大,越办越好。
文学与创意传播学院作为学校第一大学院,教学管理和服务的任务重,人才培养的担子不轻,但陈院长从没抱怨,一切以育人为首,一切以大局为重,一切以未来为要,以特有的定力和沉稳尽职尽责。付出总有回报,毕业的学子们散布全国各地,许许多多扎根在三尺讲台上为祖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。
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
她说,她想成为一名学者,一名文学批评家。尽管在去往理想的道路上,遍布荆棘,难以抵达,但她从不轻言放弃,始终坚持着自己前行的方向。
从大学起,图书馆就是她最钟爱的去处。工作后,我校图书馆也曾一度成为她笃学和静思的所在。她十年如一日地坚持学习和科学研究,坚持守正创新,在高校教育教学、中国现当代文学等研究领域执着探索。因此,在科学研究方面,她取得的科研、教研成果:承担了各级各类科研教改项目40余项,其中,省部级项目10余项;出版60万余字的学术著作,主编30万余字的教材;发表近30万字的学术论文。
腹有诗书气自华 唯书作伴常展颜
洗净熙熙攘攘的华彩,她自有一种幽兰的娴静与淡定。别看她在教室里激情昂扬,在讲座上的娓娓道来;别看她热情地与人交流,在会场里严肃地讲话;别看她工作中的任劳任怨、艰苦奋斗,褪去外界所赋予的角色外衣,她其实是一个安静的人。作为一个读书人,她喜欢阅读、写作。哪怕工作再繁忙,每天也要抽出时间来翻阅书籍。长久坚持的阅读习惯,赋予她智慧,也给予她滋养。据她说,很多年前的“作家梦”变成了藕断丝连的“写作情”。闲暇之余,她已写了一百多首诗歌,还有30多万字的散文和小说,以及一些零零散散的文学评论和影评。
桃李不言,下自成蹊。一个人总会被岁月的浪潮淹没,被路过的人们忘记。但是没有关系,“一个人在社会中,总可以留下点什么的”。彼时暮色四合,她静静地眺望窗外,短暂的采访结束。我们相信,陈教授依然会带着那份坚持与热爱,带着人生中不可或缺的情怀和执着,继续做好培根铸魂工作。